航空动力学报

期刊导读

先秦时间词形成发展的文化动力

来源:航空动力学报 【在线投稿】 栏目:期刊导读 时间:2021-04-13

语言中的语词符号与文化符号自诞生之日起,就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一方面,作为文化创造的中介和表现方式,语词发挥着概括和表征、引渡、建构的功能,从而使文化具有民族人独特的语言特征,将之从风格上与它民族文化区分开来。另一方面,作为语词符号创造的动力、表述对象和存在价值,文化理所当然地发挥主导作用,推动语词的形成和发展,制约语词的形式与内容,规定语词的解释和运用,从而使语词打上深刻的文化烙印,形成区别于他民族语言词汇的多种风格。文化是语词形成发展的动力,而语词形成发展的一大效应就是建构了民族人独有的文化模式。二者相互交织,互相发明。本文将从主和尚衡、敬德保民和重视伦常[1]三个方面详细阐释汉民族主流文化是如何推动、影响、制约汉语时间词汇的形成和发展的①。

一、主和尚衡的文化传统与时间词汇

中庸是汉民族人的基本精神,主调和、尚平衡是中庸之道的基本要求。这种主和尚衡的中庸精神实际上是一种顺从自然常规节律的精神,同农业社会的运行机制直接联系着。农业生产必须顺应和尊重自然规律,起码要依四时行事,这使得中华先民在潜意识中就很注意与自然节奏的合拍,形成一种对自然节奏的敏锐感受,并以此为依据,来区分不同时间,为时间命名造词。

原始的时间知觉,其产生从源头说起,实际上就是内感与外应的相互妥协、相互强化。人体内一切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具有节律性,即所谓“生物钟”,而人所感知的世界,日升月落,冬去春来,物候变化,也富有节律性。时间就是这内外两重节律的相互强化,相互妥协;比如:一天之内的时间单位当中,鸡鸣、黄昏以外部物候特征,亦即外部节律为理据,而朝食、食时则以人的进食需求,亦即内部节律为理据。

相对于西方民族“强调自我,重视内感”的特性而言,汉民族主调和、尚平衡的中庸特性使得他们更为注意与生存空间的互动,关注外界的时间节律性,并依此为根据规划自己的生活,这种行为模式直接影响到了汉语时间词的形成和发展。汉语当中有大量的时间词是以物候特征为命名理据的。

第一组:昧爽、昧明、昧旦、未明、未晞、微晨、平明、既明、旦明、厥明、昼昏、黄昏、纁黄、闇时、晦日、晦夜、昏昕。

第二组:日昃、昃日、日出、日入、日中、中日、西成、日薄、日下稷、日下昃、日至、至日、长至。

第三组:月朔、朔月、未央、望朔、旁死魄、哉生明、既生魄、哉生魄、初吉、既生霸、既望、既死霸。

第四组:鸡鸣、启蛰、闭蛰、芒种、霜降、白露、雨水、谷雨、杪秋、蚕月、冰月、瓜时、及瓜。

第五组:处暑、大暑、小暑、大寒、寒暑。

第一类时间词,都是以天色明暗作为造词理据划分出来的时间词,因此都是表示一天之内的时间;天色的明暗是极为直观的衡量参照,因此在我们的语言当中得到非常广泛的使用,例如《楚辞》中的一些表达:“晞白日兮皎皎,弥远路兮悠悠。”“日奄奄而下颓。”(《九叹·惜贤》)“日暾暾其西舍兮,阳焱焱而复顾。”(《九叹·远游》)暾暾,明亮炽盛。西舍,西下。时昢昢兮且旦“尘莫莫兮未晞。”(《九思·疾世》)昢昢,天方明时,光尚微弱。且旦,将旦,即日将出。第二类时间词,都是以太阳的位移以及日影状态为命名理据的,划分出来的时间词大都表示一天之内的时间,除了日至、至日、长至这三个词指的是节令;第三类时间词,都是以月亮的圆缺和位置来命名的,比如望朔与未央。因为月亮圆缺的周期较长,因此这组词基本上是描述一月内的时间。第四类时间词,基本上都是从物候的角度来划分节令和月令。最后一类时间词是以气温特征来为时间段命名的。

汉语当中以物候来命名的时间词,特征格外鲜明,是中华先民与自然空间协调互动的产物。人们一边适应自然,一边观察自然,保持着自身与自然的和谐,寻求生理时间节律与外界时间节律之间平衡,在适当的时节里调整规划自身的行为,做符合这一时节的事情。例如:鸡鸣起床;芒种农作;瓜时与及瓜,适宜享用美食;蚕月与桑时,应该养蚕种桑。又比如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名,依照太阳的运动编就,反映了四时的变化,其来源却是大地上的物候变化。在商周-春秋战国时期,虽然完整的二十四节气系统尚未成形,但是已经出现了大量的节气词语,如:启蛰、闭蛰、霜降、白露、雨水、谷雨、处暑、大暑、小暑、大寒等等。这些表示节气的语词,非常直观地表征了指称时段的物候特点:“启蛰”、“闭蛰”,以土地解冻,蛰伏过冬的鸟兽虫鱼惊起这一现象为启发;《礼记·月令》云“始雨水,桃始华,仓庚鸣,鹰化为鸠。……凉风至,白露降,寒蝉鸣,鹰乃祭鸟,用始行戮。……是月也,霜始降,则百工休。”雨水、白露、霜降因此而得名。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:“寿麻正立无景,疾呼无响。爰有大暑,不可以往。”郭璞注:“言热炙杀人也。”《国语·楚语》云:“譬之如牛马处暑之既至。”处,止也,阳历八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,此日过后,夏天的暑气渐将结束,天气渐转凉爽。《礼记·月令》云:“小暑至,螳螂生,鵙始鸣,反舌无声。”《国语·鲁语》云:“古者大寒降,土蛰发,水虞于是乎讲罛罶,取名鱼,登川禽,而尝之寝庙,行诸国,助宣气也。”先民根据生存气候的温度差异,从年份当中划分出相应的时间阶段,以凸显对该时段物候的深刻认识和关注。先民顺从自然常规节律的精神,将日常生产生活同农业社会的运行机制直接联系着,根据生态环境筹划自己的生存方式,不断地适应自然、与自然和谐发展,这本质就是一种主和尚衡的文化传统的体现。

上一篇:情态动词的人际意义分析 下一篇:没有了